安葬遗骸慰忠魂
  作者:陈有芳  浏览:4247  发布时间:2019/12/10

陈 有 芳

2012年1月,平潭修建坛东大道时,发现东坑村附近一山头,有个“万善同归”义冢,墓碑落款为“民国二十五年夏日吉旦立”(1936年),系当年民国县府所立。

村老人会反映,上辈传说,内有600具遗骸,但却越挖越多。最后探明,十个葬坑,每坑纵深6米,内敛遗骸三、四百具不等。自2013年3月至12月,共清理出3975具遗骸,加上义冢外的28具骨骸,一共有4003具骸骨,数量惊人。由此牵出波澜壮阔的清代海防史,惊动后人的戍台艰辛经历。

平潭有关史料记载,这些遗骸来自海坛水师兵员。1680年(康熙十九年)清兵收复海坛;自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置海坛水师,至1895年台湾遭割日本止,在长达211年的时间中,福建沿海共有70多万兵员,与台澎戍兵实行三年换防制度。其中海坛水师派出70多批次8万余人,占了总数的1/9。不少兵丁因战事疾病客死他乡,尽管处境困难,上司必将遗骨装敛运回故乡;亦有一些轮防海坛的台籍兵员遗骸,埋葬于此。历年累积,成为巨葬,见证了清代的台海风云,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史实。

《平潭县志》(1995年版),卷七“建筑志”中,有“义冢”一节内载:“南北堰义冢。北义冢,在候均区新府口(今平潭一中);南义冢,在港仔口(今江仔口,实验小学附近)。明洪武年间修建的南北两个炮台,也在此地(故又被称为南炮台和北炮台)。民国时期,随着岚华中学(平潭一中前身)和小学(今实验小学)的创办,民国县府逐将两处义冢遗骨合一,迁移到上述山头,并予立碑记誌。

“六死三留一回头”。流传平潭的这句俚语,说明戍兵的艰难处境,死亡率之高!不少戍兵在过台湾海峡时,遭风浪吞筮,而不仅仅是战事频仍、缺医少药导致战殁病亡。台海风高浪急,秋夏常刮台风,又缺乏天气预报,兵船往来,常遇海难。我在少年时,多次听父辈说起,先人充当戍兵被称为“吃钱粮”(吃皇粮),在换防过台海时遇台风而丧身。这个传说,代代相传。

一代英主康熙,精明强干,固守新疆,平定三番,收复台湾;独具慧眼,看重平潭的战略位置。复台前,即对海坛入驻重兵;复台后,又设总兵署,建制海坛水师,把平潭建成军事重镇。尤其惊人的是,戍守台澎,换防兵制,一直维持了211年之久,体现清廷对卫护台湾的高度重视,直至清末腐政,宝岛才被侵占。其间,海坛水师充当了重要角色,对稳定台海,固守台澎,起了重大作用。近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发现许多海坛水师资料,其中内阁大库139份,军机处档案147份,甚至有“皇帝上谕”7份,为乾隆皇帝直接任命海坛镇总兵官,可见平潭战略位置的重要。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清一代,百余年间,从平潭走出不少军事人才,“一里六提督”。清代平潭隶属福清县太平乡海坛里,竟培养出多名高级将领。近年核查,实际为“八提督十二总兵”,参将以上达80余人,堪称当时“海军之乡”、“将军之岛”。其中峣峣者,有战死抗英沙场的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台湾水师副将江国珍等。更有父子双任提督、家族几代人守卫海疆的佳话。他们在行伍中,禁烟反毒,捕贼缉盗,浴血苦战,为国拼搏的许多感人事迹,流传岛内。当时潭城港战舰列布,岸上有左中右三营、2400兵,许多岛民投身兵营,为国効力。从众多兵员中,脱颖而出,锻炼出一些突出军事人才,亦在常理,不足为奇。在换防台澎,守护宝岛的200多年间,島上流行世兵制,即祖孙数代人接连充当戍兵。那些背井离乡,告别亲人,战死病殁,连姓名都未留下的士卒,黙默做出贡献,其功不可没。其遗骸侥幸得以回归故里,显然是慰藉忠魂的唯一存念。

此类义冢,在东山、福州、宁德等地,屡见报道,不仅仅在平潭出现。上述地点亦是戍台轮防的出兵处。按平潭换防兵额与遗骸比例估测,全省沿海至少应有此类遗骨35000具之多。这些为国献身的无名烈士,遗骸被各地妥善地保护着,有的建立墓园,适时整修,加以看护,成为清明祭奠的对象,后人瞻仰的场所,固守台澎的见证,留下了风云诡谲的往昔海防史。

平潭综合实验区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当地东海陵园拨出地块,专门安置这些遗骸,两方“万善同归”墓碑也一并迁立。陵园并制造海坛水师抗敌的花岗岩浮雕,以誌纪念,并拟将义冢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平潭地处福建沿海突出部,面对台湾,每遇内忧外患,历史紧要关头,总成兵家必争之所,战略要地。有许多抗倭戍台的感人海防史料。古炮台、古营寨、烽火烟墩等反侵略遗址,遍布全岛;村村户户亦有保家卫疆传说,值得认真挖掘整理,以教育后人。尤应记住这些为祖国统一而献身的无名烈士,妥善安置遗骸,缅怀他们,让忠魂永远安息在平潭这块热土上,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阵地!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