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堡“溢水井”之趣
  作者:邹善水  浏览:3465  发布时间:2010/12/7
    老年人外出旅游中,只要细心观察,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你总会发现许多既有趣又有奇特科学之谜的景物。一次小游,在闽西文化古镇四堡,见到了一个奇特景象。
    中国明清时期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的连城县四堡乡田茶村,有一口奇特的水井。清澈如镜的井水,一年360天都会溢出井围。更为奇怪的是,不论是天睛下雨的日子,也不分是干早洪涝的季节,井内的清水不仅从未干涸过,而且水面是始终保持高于地面约50公分。当地人称这口奇特的水井是“溢水井”,相机录下了它的尊容让好奇者共赏(如图)。
    “溢水井”座落在四堡乡田茶村一处叫“五经堂”的庭院内,与著名的“梅园”门楼遗址不到20米远。第11村民小组今年62岁的邹洪鉴等4户村民世代居住这里。邹洪鉴介绍,自有这房这井以来,在“五经堂”屋内居住的村民都是饮用“溢水井”内的水,年龄不论长幼,性别不分男人,至今200多年均未发现有人患过胃痛胃病。
   日前在“五经堂”的庭院内“溢水井”旁,见到哪井水。主人说,若是夏日,你勺上喝了一口,会有清甜润喉,沁人心肺之感;若在寒冬,你想亲口品尝,会有暖胄温身,清口舒肠之效。
   现今的田茶村与雾阁村,同属一个有6000多人口的四堡乡大自然村。建国初期仍至更早,原属汀州府长汀县辖,以前叫四堡里龙足乡。查《连城县志》及《四堡书坊堂号及创建人资料表》载:“五经堂”座落在龙足乡梧桐岗下“梅园”牌楼门外。创建人邹庭佩(字节斋 生卒不详)经营雕版书坊积蓄银两甚丰,雍正十三年(1753)选址建造了占地2亩多的九厅十八井砖木结构之华堂。庭佩之四子邹岳官(1768-1837)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子承父业,将华堂拓展雕版印刷业,命印书堂号为“五经堂”。为解决住户与雕版印刷众多人口的生活与防火用水,主人在“五经堂”内大门外左侧挖了一口圆形水井,深约3尺,水井壁内砌石、外辅三合土,井底铺以细砂。不管多少人饮用,水井从未干涸过,而且经常井水溢出井口。就有了“溢水井”的得名。
   后来,邹庭佩裔孙们将水井四周用鹅卵石砌出圆形井台,井台用一长形板石与门庭内雨坪连接成小桥,井围略高;又将井外四周空地僻为一尺五深的护井池塘,养些红鲤鱼之类水生动作。井内的甘泉清澈见底,平静如镜。若是少女在井台汲水,会被喻为“美女照镜”;若有小夫妻偶尔不睦时,长者会罚小俩口在井旁面对井底“牵手同视”,让其定要夫妻“团团圆圆”“白头皆老”;若有男子外出小采“野花”或做了不诚信的贩书业务被人揭秘举报后,会被族长罚其井边长跪“照镜反思”,偶意洗心革面,等等。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五经堂”的裔孙为保“溢水井”内外卫生,在井围四周用水泥砂浆铺平了。可井内清泉每日溢出井台,弄湿主人鞋脚;主人只好把圆形井口又用水泥砂浆加高了10厘米左右,可井水还是每日溢出井口,主人只得在井墙上另开一线小口。至今“溢水”仍是依然如故。引得不少好奇者经常去一睹“溢水井”的尊容,或对井照“镜”,或汲水品“味”,或见井探“奇”。
   这种奇异现象,至今无人做一科学解释。只有等待科学专家前往考察探究了。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设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四堡乡“溢水井”能源源不断地突破井围长年“溢水”,肯定是有地下之泉“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