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创新管理,提升老人幸福指数
  作者:林金山  浏览:1284  发布时间:2012/11/2

厦门市集美区在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中,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涉老部门进行大整合,探索全面落实老龄工作方针“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好模式。经过七个年头的深入实践,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我区医养全覆盖,推进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大大提高了全区2.6万老人的幸福指数。已接受居家养老的有17398人,享有政府购买服务的有343人。2010年集美区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一)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提升老人幸福指数的领导机构。
集美区委、区政府以创新管理、提高效率为目的,对区属各涉老单位进行大整合,实行大老龄委管理体制,老干局、老龄办合署办公;关工委、老体协、老年大学、老年福利协会、老年活动中心、老年艺术团、新四军研究会同楼办事,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领导、统一人、财、物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制度。这样,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急事,从而推动了集美区老龄事业快速发展。
(二)创建“老无忧”工程,为提升老人幸福指数奠定坚实的基础。
区委书记强调:关注民生要从关爱老人做起。这种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好思想引领全区为老服务机构齐心协力做好关爱老人的实务,努力为提升老人幸福指数而辛勤工作。首先是解决老年人最迫切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区人大主任、老龄委主任认真抓调研,在党政重视下,首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被失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全区失地人员参保19450人,区财政补助金额2.28亿元。其中由政府帮助贷款参保5741人,已达退休年龄的失地农民每月可领到800多元养老金。同时实施城乡居民普惠养老保险,实现全区养老保险全覆盖,全区城乡没有享受任何养老保险的老年居民,均享受每月基础养老金200元,比邻近县高出一倍多。
集美区委、区政府重视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努力实现老有所医全覆盖。原由老人负担的参保卡费,全数由政府负担。随后又两次提高大病救助办法,最高可补助扣除医保费用之后个人应负担部分的80%。全面落实80岁---100岁高龄老人津贴政策,每人每月分别可领到100元、200元、300元的高龄补贴,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全保障,“老无忧”工程全面建成,为提升老人幸福指数奠定坚实基础。老人们普遍感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老无忧,真幸福!”“政府比我的儿女更关心我!”
(三)夯实镇街村居老龄服务机构,是落实提升老人幸福指数的基本保证。
2006年,集美区老龄办组织涉老机构的区级老干部到镇街深入调研,发现了镇街村居老龄工作面临的困境:办事机构人员配备、活动经费、办公设备等均没有完全落实,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立即召开常委会研究,制定了中共厦门市集美区委、集美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老龄工作若干意见》。随后又出台一些配套措施:
一是完善基层办事机制,配齐基层老龄工作队伍。全面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老龄工作体系,落实人员编制(镇街、村居的工作人员都是以义工的模式聘请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担任)、工作经费、办公场所。镇街仿效区级的模式,管好全部涉老工作。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规定镇街老龄机构的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村居按老年户籍人口每人每年发30元(2012年提升为40元)做为村居老年协会活动经费。以后又按照创建老龄工作先进区的要求,增加老年活动场所及文体设施的投入。同时成立区老年福利协会,由区财政注入部分资金,并发动企业捐赠,达到成立基金会基本条件。目前老年福利协会基金已达400多万元。
三是发挥集美地区大专院校成群的优势,办好老年大学与老体协。物质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之后的老人,多数想寻找一些乐趣。集美区顺应老人之心,大兴普及老人文体活动之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抓提高,培育一批老年文体活动骨干,加强对镇街、村居老年学校、老体协的指导。他(她)们都有在竞赛中争取好成绩,以体现个人价值的愿望,平时勤于苦练,赛时全身心投入,频频获得奖项。据统计,全区老体协参加全国、省、市比赛共获得各类奖杯234个,并获得全国中老年健身球操老年组最高奖,女子老年排球队两次荣获全国冠军。区老年大学的老年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热情讴歌集美区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参加全国、省、市老年艺术汇演,获得112个奖杯,区老年艺术团自编自导的舞蹈《阮厝喳某人》、闽南幽默歌仔说唱《逛新城》分获全国金奖。 集美区委区政府《意见》的出台,极大地突现“党政主导”的推动作用,全区老龄工作迎来了春天. 从构建老人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老年服务设施,到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服务模式的实施,大大提高居家养老的生活品质。近几年,区级涉老机构的工作经费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105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 533万元),全区共投入基建资金11637多万元,用于建设集美老年活动中心,创建省级示范老年学校和新建社会福利中心与养老机构,不断完善老人生活、活动、娱乐的场所和设施,促使全区2.6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工作目标落到实处,促进了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四)加强村居老年协会建设,一举多得地提升老人幸福指数。
加强老年协会的建设,是落实“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主要抓手,是依靠群众,做好老龄工作、提升老人幸福指数的重要措施,这是集美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为了更好地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区老龄办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是率先改社团登记制为社团备案制。集美区原有的老年协会都没有进行社团登记。没有社团登记的老年协会从法律意义上讲不具备合法“身份”,不利于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不利于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或社会交流,也影响了老年人奉献余热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下发文件规定老年协会必须到民政局登记,区给每个村居补助2000元。但花了一年多,全区只有一个村居登记成功。经调研,原因是登记制所需资料多手续繁、老人文化低,难办。为了方便老人,在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外省经验,区老龄办与民政局协商后,在全省率先采取改社团登记制为备案制,从而有效解决了协会的合法性困境,全区在两个月内完成了村居老年协会的备案工作。
二是制定《集美区村居老年协会章程》,促进协会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基层老年协会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城乡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成为促进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主要力量。目前,全区57个老年协会完全建成。区、镇街领导重视老年协会建设,在完善工作机制、班子配备、工作场所设施、活动经费保障、老年协会活动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
三是强化村居老年协会的领导班子建设。规定老年协会会长由党支部书记或村居主任兼任。常务副会长在村居里选择德高望重、能力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热心老龄事业、家庭稳定、年龄在60-70岁之间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担任。
四是组织“五老”志愿队和活动队,在老有所为中提高幸福感。他们带领老年人,组织巡逻队、宣传队、腰鼓队、精神文明督导队、征地拆迁宣传队、老年维权队、防溺水队、护送小学生过马路队等各种老年义务志愿队伍,协助村居党组织做好关心下一代、老年教育、文体活动、治安调解、文明宣传、征地拆迁、计划生育工作,成为基层党政的参谋助手,成为村居为老服务的主要力量。凡本村居老人生病住院,逢年过节,即代表基层领导入户慰问。协会活动骨干也在老有所为中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五)坚持从实际出发,急农村老人所需,探索服务新模式,实实在在地提升老人幸福指数。
考虑到城乡的差异,原有城镇“服务站”的模式可能不适应农村的需求。本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为方便老人就地就近接受服务,在区政府领导的关心下选择边远的三个自然村进行试点,请村农协找到原集体所有的闲置房,由镇下拨经费维修,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点”,收到出人意外的好效果。在村党政领导与老协会的发动组织下,村里的热心人纷纷或捐款或参加义工,服务点办得热乎乎,起到“全民关怀”的好效应,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得到老年人的热烈欢迎,为明年全区农村全面开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创造出好经验。
(六)大力发动组织老年文体活动,激发老人提升幸福指数。
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拓展精神养老内涵,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提高老年群体幸福指数,让老年人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康、更幸福。全区以社区老年学校为基地,以社区老年文化建设为重点,以老年文化设施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以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内容,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向上的和谐社区和精神养老家园。
比如:杏林街道内林社区老年学校。开设老人经常参加学习的舞蹈、乐器、体育、科学知识等十多门课程,有教室、图书阅览室、老年远程教室、健身室、会谈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另外还开辟活动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舞蹈室、健身室等多处老年人活动阵地。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为社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活动场所。有了这些老年学校和活动场所,就有了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开展趣味运动会,欢度重阳节,举办社区文化节。这些老年人艺术团、合唱队、腰鼓队、舞蹈队、气功队、健身操队、长跑队、象棋队、乒乓球队、登山队登台亮相,展示风采。有学员深有体会地说:“进入老年学校,人年轻了,身体好了,知识丰富了,心情舒畅了,这是我们老年人的又一大幸福。”村居老人事业的蓬勃发展,直接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建设。内林村党支部总结该村出现“三多三少”的好景象:即参加公益活动的人多了,损人利已不文明的行为少了;邻里之间互相关照,讲团结的人多了,邻里纠纷、矛盾积怨少了;关心社区发展建设的人多了,事不关已冷漠处世的人少了。这种品牌效应,推动了社区居家养老的建设,有效地促使社区居家养老的形成与发展。
(七)为退休干部提供“老有所为”的平台,多方提升老退休干部幸福指数。
集美区整合各涉老部门,为退休干部老有所为、奉献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搭建最佳活动平台。在大老龄委的体系中,区级退休老干部分别担任各涉老单位的重要领导。老同志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运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及较高的威望,如鱼得水,游荡在老龄工作的领域中,年年出成果,个人及所带领的单位,都被国家与省的相关涉老机构评为先进。老同志的工作得到区委、区政府与全体干群的赞誉。愉悦的心情,促使大家身心健康,锐气不减。
在基层如张惠琴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奉献余热的退休干部。她是杏林街道离退休总支第二支部书记。她为人热心,乐于助人,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受居民群众的好评。她心系社区,热心公益,时刻关心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用自己积累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社区发挥余热,谱写了夕阳人生最美好的篇章。从社区关工委、计生、老龄、综治及文明创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老张的身影。老张带领老同志勇当社区义务巡逻队员、“五老”网吧督导志愿者、防溺水巡逻员、小学生过马路护送员,顶烈日冒风雨,走村串户。她爱心捐款、幇护病弱、家长里短,与老人陪聊,为孤苦解难,样样都少不了她。多年来,张惠琴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支部书记职责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多年修来的良好的道德风范实践着入党的誓言,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为社区建设和发展发挥余热。
在集美这种充满奉献精神的退休干部、老教师数以百计。这是集美老龄工作得以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重要因素。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