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林金山  浏览:1248  发布时间:2015/1/7



郑老说:“我深深认识到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必须时刻记住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员。”郑老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入党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他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建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不断铲除头脑中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劣根性。退休二十年来,还兼任集美区关工委顾问、区老龄委副主任,不遗余力,身体力行,踏踏实实继续为集美的建设出谋献策,扶贫济困,爱心不息,行善不止。

(一)

继续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郑老一贯的行为准则。他说,要听从党的安排,做些有益人民的事情,并一定尽力做好。他通过学习思考,立下铮铮誓言:“求知不穷,党性长存;以人为本,爱心不息;行善不止,斗恶不休。”在行动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郑老为集美区的建设,为催生北部工业区出谋献策。他描绘北区发展蓝图,解决启动资金,不断完善设施建设,吸引一批又一批客商,终于形成了现在这样规模的北区工业区,郑老功不可没。不仅如此,灌南的开发也离不开郑老。他不顾自己耄耄之年,深入灌南,帮助台商了解情况、协调策划、排忧解难,终于吸引了十几家台企进入电镀区。目前,灌南已升格为厦门机电工业区,引来厦工、三圈日化、金龙汽车等项目,形成了规模效应。近来,郑老带领区老龄办一班人深入六个镇街调研,取得第一手材料,确定在杏林街道纺织社区、集美街道盛光社区等10个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以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规范建设试点工作。在郑老的亲自操持下,积极探索,整合资源,集美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队伍建设、服务设施已基本完善,居家养老模式初步成型,2011年将在全区全面铺开,使集美区2.6万老年人受益。

(二)

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郑老认真重读党章、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实践党员的“八条”义务,严格遵守厦门市民“六条公约”及“十项不准”,做个有高尚思想道德的先进共产党员,继续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郑老在为集美区各项建设出实招办实事外,他们念念不忘对下一代的教育。他深深认识到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如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当中关工委等8部委联合发文成立“五老”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时,郑老毫不犹豫地接受下来,表示一定要尽力做好。他深入学校、社区调研,与老同志周冬月、林知识等共同研究,探找组建“五老”组织方案,并常常请示市关工委和区委区政府领导,经过精心筹划,一支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组成的“五老”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终于成立了。现在这支队伍正活跃在集美各社区、学校,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青少年出实招办实事而努力工作,得到社会的好评。

郑老长期生活在集美侨区,深受嘉庚精神的熏陶,学习其“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致力于扶贫济困。他任福联副总期间,捐款8万多元。灌口福利院是沙土地板,他捐5000元给其铺上地砖。两次为老年活动中心捐赠6000元。多次捐赠老年大学,老体协数千元,捐赠集美校友总会基金3800元。每年他都购买价值数千元的物资扶贫助寡。给灌口、后溪两镇敬老院送上电视机、洗衣机。1996年,他把4万元奖金捐赠宁夏灾区。1999年,他拿出6000元,资助两名贫困生。2001年和2002年他两次向区教育局捐资16000元。近几年来,每年送交区关工委助学款均达三万之多。2010,在郑老牵线搭桥和操作下,厦门建霖卫浴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理镇先生每年捐款20万元设置“芳德助学基金”,资助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50名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每校25名)直到毕业。这一笔笔捐款,如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滋润着弱势群体的心。

(三)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郑老常说的一句话,他说,要想为人民服务好,就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就必须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这样,才有体力参加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又可节省国家的负担和家人的烦恼,才能做到言行一致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甚至有可能争取实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理想境界。

于是郑老退休后,经常参加游泳,跑步等体育活动,加强锻炼体魄,虽到古稀之年,仍身强力壮,精力充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不但自己锻炼身体,还考虑到人民大众需要休闲娱乐的场所,一心想把嘉庚公园建设起来。为了完成陈嘉庚的遗愿,修建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三位一体的公园,老郑请来建筑设计院的老同志,设计一座与集美学村建筑群和谐协调而又有嘉庚建筑风格的公园设计图,并会同校委会分工协作。郑老为嘉庚公园的立项和开工准备,跑上跑下,逐项抓落实。1994年10月,在陈嘉庚诞辰120周年之际,投资一千多万元、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嘉庚公园终于落成开放,它与鳌园景观浑然一体,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这就是郑老为增进集美小康、创建和谐社会做的一件实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良好口碑。

我国现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学家竺可桢说过:“我们人生的目的在于服务,而不在享受”。郑老就是这样时时不忘为人民服务,刻刻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共产党普通党员,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真正做到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一书中所说的“慎独”,他表示要努力学“保先”一系列文件,对照检查落实,找差距,学先进,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四)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老龄工作,整体推进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全面发展。 2005年,郑老与区委区政府领导就老龄工作问题开展专项调研时向区委书记建议:集美原有涉老部门较为分散,隶属关系多,办公场所和设施零散而重复,工作人员数量少兼职多,多头管理容易扯皮推诿,工作效率低,应该把这些涉老部门整合在一起。他邀请区老干部局、民政局、老龄办等部门负责同志一起讨论,起草一份整合方案,报区委常委会研究,并以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涉老”机构整合的意见》。将原来隶属组织部、民政局等多个涉老工作部门及原来的区关工委、五老工委、老年大学、老体协、老年艺术团、新四军研究会、老年活动中心、老年福利协会等全部归属老龄委(办),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经费,统一办公,统一管理,同楼办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是郑老独一无二的杰作)。从此,集美区老龄事业进入高质量、高速度运转阶段。郑老受邀担任区老龄委副主任,专职为老龄事业服务。为了有效地推动老龄工作一条线,郑老还建议应该尽快健全基层涉老机构的工作机制,他带领全体区级老领导和老龄办负责人一道到镇街村居调研,了解实际困难,发现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经费匮乏及活动场地短缺等问题。随即根据调查实况,与区委、区政府共同研究,由区委、区政府联合发文解决,从而为老龄工作夯实基础,使镇街村居基层老龄工作扎实有效地运转。从此,集美区老龄委在郑老带领下,精心组织,健全机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切实做好老龄工作,为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而努力。从构建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老年服务设施,到落实五保、低保、医保政策,再到实施社会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等等,积极拓展养老空间,提高养老品质,丰富老年文体生活。全区累计共投入资金11637多万元,用于建集美老年活动中心,创建省级示范老年学校和新建社会福利中心,不断完善老年生活、活动、娱乐的场所和设施,促使全区2.6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工作目标落到实处,促进了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国老龄委工作委员会于2010年11月29日授予厦门市集美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这与郑老的努力分不开的。

(五)

2008年春节前,郑老了解到有一些70多岁的农村老支书、老大队长,曾经为集美区的建设做过贡献,现在年老体弱,生活困难。郑老即拿出10400元,以离退休党支部的名义,到26名最困难的老支书、老大队长家,发放慰问金,关心这些曾经为社会做过贡献的困难老同志。 随着集美区大开发大建设不断向前进展,征地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为了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在郑老和一些老同志的积极反映下,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迅速出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实施“金包银”工程,促进就业和稳定收入,帮助农民办理保险,累计区政府共补贴2.28亿元,受保人数达19450人,已领退养金人数逾7688人,月领800多元。
     在郑老的带动和影响下,原区四套班子领导退休后全都担任了区涉老部门的负责人,也同样投入发挥余热的工作中去,为集美区老龄事业服务。这种带动作用辐射的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加入到为老服务的队伍中去。集美区所有的涉老单位都获得了省级以上先进单位荣誉,集美区的老龄事业呈现稳步推进、健康发展的态势,集美区日益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乐园。
                       (六)

常常有人会问郑德发,退休后的生活可以有很多种安排,即使发挥余热,作为原区委书记,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选择了老龄事业。郑老总是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关注老人就是关注社会文明和进步。
   郑老2岁多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目不识丁的母亲靠给人做保姆辛苦抚养他。因为家穷,从小学到初中,为了免学费,他读过难民小学、平民小学,向亲友借钱上中学,窘迫的家境让他从小就懂得了争分夺秒的学习,“一定要好好读书,有所作为,让母亲过上好日子!”这种念头成为一种力量,推动着他,支持着他,使他在困境面前忍耐坚持、奋力拼搏、勤读书报、追求知识,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穷困命运。
   解放后在党的教育下,郑老树立革命人生观,乐于奉献,敬业工作,“奉献”成为毕生价值观。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就被评为厦门市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市政府授予的二等功,几十年来是公认的“老黄牛”。无论在什么岗位,他总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1986年到集美区担任区委书记并兼任集美大学等大中专院校党工委书记和集美学校委员会主任后,他更是为了集美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把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倾资创办的集美学校办得更好,日夜操劳,几乎无假日。集美北部工业区,灌口机械集中区都有他创业初期艰辛老动的足迹,辛苦的工作占据了郑德发大部分的时间,陪伴母亲的时间变得更少,照顾母亲的责任大部分由妻子和儿子承担。但母亲非常理解他的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一直以儿子能对社会有所贡献为荣。
   1990年底,郑老退休后,终于有了时间陪伴母亲,一向健康的母亲却病倒了。现在回忆起来,郑老还是很感慨,觉得母亲一直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支持着他的工作。在母亲重病近两年里,郑老日夜陪伴着母亲,照顾母亲的衣食起居,尽可能地满足母亲所有的愿望,直到母亲去世。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让郑老切身体会到,关注老年人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特别是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一对中年夫妇要工作还要照顾双方老人和孩子的困境。通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才能真正建设一个以人为本、服务日益人性化的社会、一个老少共融,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郑老的孝亲敬老事迹,得到全区老人感念,堪称敬老楷模!因此,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中郑老被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22012年10月23日在庆祝厦门市第25个老年节暨厦门市第四届老年文化艺术节颁奖典礼上,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亲自授予集美区委原书记、现任集美区老龄委副主任郑德发为“厦门市老龄事业特别贡献奖”(全市仅两人)。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