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砵面
  作者:陈有芳  浏览:3167  发布时间:2016/2/1

1959年,时我在福建平潭县一中上初二。那年冬季某日,我放学回家,路经扩干会食堂(现旧电影院)附近时,恰遇出来洗莱的父亲。我被叫进食堂,父亲装了一砵(当时装饭用的小硋罐)剩面条要我吃。面对食堂一伙忙彔的炊事人员,我觉得我不是会议人员,又没帮厨,尽管肚子空空,但不能在此白食;于是未去接面,说我不饿,就快步离开食堂。当我经过城关较场口、进入右营村,走约数百米远时,突听背后有人叫我小名的声音;我转身一看,竟是怀里抱着那砵面条的父亲。知子莫如父。他知道我有好强心理,为了使我吃上这砵面,就悄悄跟着我,走了那么远的一段路。我停下脚步,父亲赶了上来。我心头一热,不由热泪盈眶,也不再说什么,就三口两口地把带有父亲体温的那砵面条扒下肚去了。

日月似梭。这事转眼50多个年头,父亲也离世多年了。以后,我读书、入伍、转业、走南闯北,人生的许多经历,都随着光阴的逝去,逐渐淡忘了;惟这一砵面条的事,却时常萦绕心头,难以忘怀。从1958年起,大跃进、大炼钢、大食堂,接着又是大饥荒。天灾人祸,迭加相连,使百姓喘不过气来。1959年,那正是三年大饥荒之始。那年,当地並无明显的水旱之灾;但是,由于瞎指挥,从外地引进了不长地瓜的秧苗(人称沒仔栽),致使岛县平潭饥荒尤堪。除居民有大米定供外,农村因缺粮一片恐慌。工作队下乡推广救荒经验,“瓜菜带”是当时的流行语,水肿病是当时的通病。岛民靠捡海藻、地瓜叶、薯藤头、野菜充饥。有不少老人,为了给家中劳力多吃一点饭,忍饥受饿,得水肿病而不幸去世。当时尽管十分困难,父母却要子女坚持读书;母亲还包着头巾,上田地去捡遗落的小地瓜根;家里经常是包菜煮赤菜(红色海藻)度日。父母想方设法为子女做些吃的,自己却舍不得吃。解放后,三次获评县劳模的父亲,因为勤劳朴实,从农村先被调到干休所当炊事员,又借到会议帮厨,于是,就有了上述这一砵面的经历。

今天,不愁吃穿了,反倒使我难忘这一砵面,这饱含着慈父爱子情深的一砵面,这印记着瞎折腾年代深刻教训的一砵面!

上一篇:凌晨哭夫声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