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打虎
  作者:陈有芳  浏览:75801  发布时间:2016/2/8

 

清乾隆年间,皖南旌德县发生虎患。一只猛虎,连食多人。组织捕获,猎户亦被伤害数人。百姓恐慌,不敢出城,货物为之短缺。有人对知县说,非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于是遣人持财礼往请。

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末几,來—老翁,须发皆白,还连连咳嗽;另有一十六七岁的小孩。众人大失所望,姑且请其吃饭。老翁察觉对其的疑虑,即说:“闻此虎距城不过五里,先往捕之,再赐食末晚。”于是就派役带路,至谷口,役不敢行。老翁笑道:“我来了,还如此怕呀?”入谷将半。老翁对小孩说:“此畜似尚睡,你将其呼醒。”孩子作虎啸声,果然跳出一只斑斓大虎,大吼一声,径直扑向老翁。老翁双手握一短斧,柄不及尺,斧嘴四寸余,奋臂屹立,举斧过头,斧刃朝上;虎扑至,下蹲,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扑地不起,血自腹出。往前视之,自颔下至尾腚,皆触斧开裂;挣扎几下,虎死。知县乃厚赠之。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眨,其臂使成人攀之不坠。

知县查询,约在明代,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唐姓人氏,刚结婚不几天,就被老虎吃了。其妻伤心欲绝,孩子生下后,对天祷告:“你长大后,如果不能杀虎,就不是我的孩子,后代子孙如果不能杀虎,也不能算我的子孙。”这孩子长大后,四处拜求名师,终于练成猎虎绝技。自此,唐家后代以打虎技艺闻名于当地。

这则故事出自清代文学家纪晓岚之手。其族兄时任旌德知县,亲历其事,告知经过。纪晓岚将此编入《阅微草堂笔记》。原稿文言文,流传后,《唐打猎》变为《唐打虎》。一字之改,却画龙点睛,与主题更为贴切,突出了唐家的高强本领与斗虎意志。纪晓岚始料未及,他随手写下的这则简记,由于弘扬了打虎精神,竟得以传播开来。

虎虽凶恶,为害一方;但在古时,人们就知道,只要有决心,


敢打善打,就没有“治”不了的老虎!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