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声远去 英烈永生
  作者:陈有芳  浏览:6218  发布时间:2016/2/15

 

不久前,我瞻仰了江继芸纪念馆。纪念馆建在潭城镇红山的坡麓上。馆为二层建筑,依山就势,逐坡升高,壮严肃穆,颇为壮观。台阶中间和周边植有花木,清明时令,繁花盛开。馆前立有江继芸塑像,底座两边分别刻有“为国捐躯,万古流芳”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两对篆字。馆内一层为展厅,列展着四道圣旨复制品(真件现藏马尾船政博物馆)、家世、镇守闽台粤经历、厦门保卫战和有关史料记等五个部分。

江继芸是与陈化成、关天培、葛云飞等齐名的清代抗英名将。1841年8月25日(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在保卫厦门的反侵略战斗中,壮烈地牺牲在指挥岗位上。“….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文,明确地把鸦片战争(1840-1842)中为国捐躯者,列入人民英雄的范畴,江继芸当之无愧!

江继芸是以金门镇总兵的身份,奉命驰援厦门的。当日,英军头子璞鼎查,率领由36艘舰船,满载3500人,炮336门等组成的海军陆战队,向厦门发起疯狂的进攻。由于清廷战和难决,举棋不定,“撤兵省费”,裁减兵员,数千名水勇遭遣散;加上主力被水师提督窦振彪带往浙海缉盗;江继芸临危受命,被委为总军事,担当守卫鹭岛重任。面对坚船利炮、强敌压境,他不顾实力悬殊,火器落后,而是置生死于度外,誓与阵地共存亡,沉着地指挥各炮台守军,三面夹击,连环发炮,坚决反击。击沉击伤英军舰船6艘,并身先士卒,亲填弹药,炮毁敌舟,直至战死,事迹十分感人。此役,随同殉难的有近千名官兵。

“疾风知劲草,动乱见忠良。”江继芸之死,让我想起陈化成之死。1842年6月16日,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口督军苦战,正当英军已处下风之际;两江总督牛鉴,先是仪仗出城,扬武耀威,列队前行,欲揽占战功,遭英舰炮击后,又仓惶逃回宝山城,引发部属跟逃;使战况急转直下,吴淞口失守,陈化成战死!江继芸恰恰也遇上不争气的上司。自晨至暮,战况惨烈 。从激烈炮战发展到阵地反复争夺战。其间,江继芸多次组织反攻,将英军赶下海去。“尽力堵御,上而复下者,或三四次,或四五次,亦皆斩杀敌无算”(《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三十一●31页)。但就在官兵浴血奋战,两军相持不下的紧要关头,先前极力主战的闽浙总督颜伯焘,为贼势所惊吓,在下令移交指挥权后,竟将一批精兵带走,临阵脱逃,自厦门退守同安;未几,汀州、延平、泉州等各地援兵,也跟着溃逃,致使孤军受困!江继芸率余部与英军展开殊死肉搏。兵尽弹绝,江继芸战死,近千官兵同时殉难,厦门陷落!联想虎门销烟获巨胜的林则徐,反遭谪戍伊犁的遭遇,以及清廷的种种倒行逆施,后人不难想象鸦片战争的败因!当时朝政已是腐朽不堪,积重难返,进出失据;用人更是良莠不分,奖罚无度!

战后,民怨沸腾,众怒难消。清廷迫于社会压力,于同年9月19日,下旨将颜伯焘革职留用。1843年8月,江继芸灵柩运回平潭时,道光帝颁祭文,赐御葬,遣官至祭,葬仪隆重,并诰授为武显将军。其在北厝镇笔架山麓的坟墓,颇具规模;墓前竖有忠烈坊,上嵌石雕圣旨,以及石人石羊石马等排列。三对墓联分别镌刻:“报国心常青,荣褒姓氏香”、“好教修书者,椽笔表幽光”、“鹭岛一时殉大节,螭庭千载重精忠。”1991年,江继芸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我年少时,江继芸的后裔江吓朱弟,移居距潭城镇不远的龙凤头村。每当他为我剃发时,总给我讲他祖先的故事。江继芸早年投军,练兵操炮,十分认真,为人豪爽,胆魄过人;勇擒海贼,查缉鸦片,屡立战功。使我自小就对英雄留下深刻印象。《清史稿》、《中国通史》,《福建史稿》、《福建海防史》和《福清县志》(平潭原属福清县)等数十种史料、方志,均有江继芸事迹的记载。随着阅读史料的增多,也印证了剃头匠的讲述。入伍初,他即在剿灭蔡牵海盗集团战斗中,跃上贼船,生擒著匪毛凤鸣等十名,被上报朝廷,受到银牌嘉奖,并拔补外委。经过长期锻炼,历经海上作战,江继芸崭露头角,显示出军事上的组织指挥才能。由千总、守备、游击、参将、台湾水师副将,一路升迁。30余年间,以勇敢干练,战功突出著称;并得到林则徐、邓廷桢等主战上司的赏识,先后署任南澳镇、海坛镇、金门镇总兵(武职正二品衔),成为当时数地海防要塞的军事主官。从道光八年十一月至十五年十月,7年间,清帝竟连下四道圣旨,褒奖江继芸及父母、祖父母等家人,可见其功绩卓著,不同凡响。

人尝问岳武穆,天下何日得太平?答曰“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江继芸正是“不怕死”的武将!他捐躯卫国疆场,决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亟具底蕴。他少怀大志,不落俗套,富有正义感和爱国之心。他升迁后,体恤士卒,应酬从简,保持俭朴生活;把精力集中在军务上,处事果敢,效率很高。1832年(道光十二年),台湾治安动乱,终江继芸随师入台,“战枋树窝、小鸡笼,以功擢守备,累迁台湾副将。”1839年6月,林则徐、关天培等发现南澳镇总兵沈镇邦禁烟不力,且有渎职行为;他们将沈镇邦降职调离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江继芸。果不其然,江继芸调任南澳镇总兵后,缉毒和防务很快打开局面。当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禁烟运动遇挫时,江继芸无限愤慨地说:“大敌当前,国家有难,我身为朝廷武将,守土有责,主战大臣虽遭眨,却难移我抗夷之心!”并以死报国,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湖里山炮台是江继芸的殉国之处。我曾数度到此参谒,感受当年激战的氛围,并撰写《古炮台沉思》(刊《福建旅游》2001年5期)一稿,缅怀先烈的卫国壮举,还在《福建边防》刊发的《家教乡教》等文稿中,每有江继芸事迹的叙述。抑或曾是一位边防老兵,我对其捍边功绩体会尤深,我为有这样的先辈乡人而骄傲!

殊不料,江继芸纪念馆的建成,还颇费了一番周折。2003年4月8日这天,江继芸的六代裔孙江永平先生,来到福州,送我2本《纪念江继芸殉国160周年》专辑(内收入拙作《古炮台沉思》);并谈及江继芸纪念馆筹建遇到的难题。位于潭城南街的江继芸故居,解放后为县供销社所占,并于1972年遭拆毁,又被建成其他用房。尽管海内外后裔自筹了百万建馆资金,建馆却无从下手。故居已荡然无存,建馆地皮又难得批复。江永平先生的无意诉说,勾起我窝在心头的一件憾事,当时几次返乡,屡见滥建扩盖寺庙成风,甚至一个小村子也花巨款修建了三座寺庙。按规定,寺庙的修建都应经严格审批。两相对照,显失公充。于是我写了《建馆与建庙》(刊《文明大观》2003年9期●宋志坚主编)一稿。内中提及筹建江继芸纪念馆遇阻问题。我以为,依法依理,都不该侵占英烈故居,现故居和地盘既被毁占,理当批给建馆用地。接着,新华社记者马昌豹也到实地了解,就此作了专题报道(刊《半月谈》2003年●7期)。终于,建馆用地有了着

落。2005年1月纪念馆奠基,2008年6月建成。当获悉江继芸纪念馆落成的消息时,我不由感到一阵欣慰。这次看到纪念馆挂上“平潭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时,心中又是一阵兴奋!

难能可贵的是,为了弘扬先烈业绩,教育后人,江继芸的后裔尽了很大的努力。数代后裔,团结一致,心同此理。为了保护故居和数十件珍贵文物,他们付出许多心血和代价,经受了种种考验。20世纪20年代,江氏族人家道中落,生活陷入极度困苦,却始终秉承祖训,坚持操守,拒绝了达官贵人对圣旨等文物的一再高价索取,富商大價也休想染指;又历经文革浩劫,将大多文物保存了下来。为此,江继芸的五代后裔江桐生,获评文物保护先进积极分子。经长期多方奔走呼吁,又自筹了建馆的大部分资金,终使纪念馆得以落成。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每当内忧外患,平潭岛总会被推上时光的风口浪尖,经受着历史的考验。特别是清代的二百余年间,有许多岛民从戍守边,轮驻台湾,卫护宝岛;并涌现出不少军事才俊。他们巡海擒贼,缉毒禁烟,抗击外敌,甚至献出生命,发生影响。屈指一算,仅清一代,就有詹功显、江继芸等“六提督十总兵”,尚有追随孙中山革命而牺牲的刘尧宸中将,屿头小岛林希干等“五红军”,以及战死抗日战场的团长郭文惠和卢祖恭等等。

平潭岛上遍布着宋代以来的守边遗址,古军路、古炮台、古烽火台、古营寨、古炮等等。每个家族都有抗倭和反侵略斗争的传说。抗日战争中,平潭岛曾六次沦陷六次收复。冒然上岛的日军,在苏沃和东尾等地,多次被军民全数围歼。海防文化特征十分突出,显示出岛民光荣的爱国传统,铮铮铁骨的不屈精神。

在欧州各国,到处建有纪念馆和博物馆。江继芸纪念馆的建成,是个好兆头。或许会促使纪念馆的不断出现。那些值得后人缅怀的人和事,把其整理出来,编出书,建成馆,将起承前启后,光大传统,弘扬正气和移风易俗的作用;无疑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爱国人才,为平潭增添新的光彩!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