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采风纪实(二)
  作者:陈建铭  浏览:2050  发布时间:2017/1/9

2016年6月27日,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金秋》栏目组织老同志一行20多人从福州出发,先后到泰宁、建宁、武夷山、浦城和建瓯等地进行为期9天采风活动。

我们行走在阳光的旅途上,亲眼目睹各地的发展变化,亲身体验现在的美好生活。

下面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泰宁县原始古朴的深山狭谷---上清溪

据介绍:上清溪位于金湖上游,发源于泰宁县上青乡的川里村,全长50多公里。《泰宁志》记载,它得名于道教,“上清”是道教“三清境”即太清、上清、玉清之一,后来被广泛用于指“仙境”。多年来,上清溪犹如一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娇女,默默地隐居在这原始古朴的深山狭谷之中,直到1993年,才得以开发开放,她那古朴、纯真的天然风貌始得以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这一天,我们金秋采风行团员们分乘三个竹筏,每6个人坐一个筏,顺流而下,开始了探游上清溪之旅,为我们撑筏的是前艄婆后艄公,他们边撑竹筏边介绍两岸惟妙惟肖的丹霞地貌和风情,亮起嗓子,唱起山歌,男女对歌怡然自得,听的游人如痴如醉。

这里的山不高,很古朴,这里的水不宽,很是幽远。原始的景观、天然的杰作取得惟妙的和谐,让人啧啧称绝,上清溪之美表现在“野、幽、奇、趣”四个字。

说它“野”,这里有着最原始的自然野性,人迹罕至,森林茂密,涉足其间,禽鸟时现,空谷传声。

说它“幽”,是指顺筏而下,溪流蜿蜒在山峦叠嶂的赤石翠峰之间,经过九十九曲,八十八滩,弯多、滩急、峡逼,山重水复,别有洞天。 

说它“奇”,是指峡谷两岸的丹霞洞穴奇观。竹筏在峡谷中行进,随处可见一处处经过亿万年风化的形态各异的山石。

说它“趣”,是指每一个景点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幻化出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意境,惟妙惟肖。

上清溪的风姿,最动人处当在那溪水的曼妙与清澈。这条自始至终收束在深山狭谷中的溪流,宽不过十米,窄处仅容一筏通过,且流量不大,水势平缓。浓荫遮护中,崖壁迎放间,清冷冷的溪水蜿蜒盘桓,一路走来,娉娉婷婷,袅袅娜娜,宛然仙子手中的彩练,舒展自如,随风而动。而那流水跌向低处的丁冬声,滑过河槽的琮琤声,若银铃轻击,琴弦慢捻,又分明是在演奏着一曲柔婉动听的弹拨乐,于空寂的山谷间断断续续,悠然低回。可以想来,在这样的环境中"漂游",不会有飞流直下的刺激,惊心动魄的震撼,有的只会是峰回路转的欣喜,俗虑顿消的愉悦,与人们通常所说的"漂流"旨趣迥异。

说到溪水的清澈,原因就在于它全是由岩隙中沁出的清泉汇集而成,又处在这样一个纤尘不到的幽谷中,因而饮之甘洌,观之晶莹,浅显处,水光粼粼,沙砾可数,哪怕掉进一枚钢针去,也不愁找不回来;水深时,一潭澄碧,清亮可鉴,云影徘徊,峰树倒插,即便是真有琼浆玉液,怕也难比它的温润清纯。

明朝礼部主事池显方在他的《上清溪游记》中,详细记载了上清溪美丽的自然风光:“转一景如闭一户焉,想一景如翻一梦焉,会一景如绎一封焉,复一景如逢一故人焉。”
   上清溪沿溪两岸的地质风貌为古老的陆相沉积岩,又叫“丹霞地貌”。这种岩石易侵蚀、风化,从而形成千姿百态、奇峰异洞的丹霞风光。两岸茂密的原始次森林,竟相生长。我国丹霞地貌研究专家黄进教授先后五次实地考察上清溪后,欣然赋诗:泰宁东北上清溪,古朴清幽举世稀;黄进游山千百处,数来最是此中奇。

金秋采风行的团员们在畅游上清溪中也诗兴大发,柳翁口占一绝:鬼斧神工两岸惊,峰回路转一溪清。此间多少刘三姐,曲曲山歌篙里行。蔺翁吟(六言):石峻峰翠苔绿,竹排艄公唱曲。一溪碧水悠悠,富养清新空气。

十几公里两个小时的漂流,“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也忘了时间的流淌。两岸风光看不尽,一溪碧水出峡来,驶出峡谷,豁然开朗,弃舟登岸,那漂流的惬意却还留心中。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