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丁姓源流
  作者:高雅雅  浏览:22514  发布时间:2010/11/29

    陈埭丁姓回族是阿拉伯穆斯林入籍中华传衍的后裔,至今已750年。晋江丁氏主要聚居于晋东平原滨海陈埭镇的岸兜、江头、鹏头、花厅口、四境、西坂、溪边等七个回族行政村,分布本市安海、东石等地,人口21953人。迁衍泽沟、鲤城、小桥、崇武、德化、安溪、南安官桥、石井、厦门、同安陈塘、莆田涵江、福清宏路、平潭、福安、福鼎、浙江苍南、温州、宁波、沈家门及东南亚、泰国等地约3000人,衍居台湾2万多人。

    元末泉州地方发生“亦思巴奚”十年战乱,民生涂炭,激起反元,排斥“色目人”高潮,丁氏三世祖硕德公携带儿、媳、孙三代七人,于至元廿六年(1366)从城内文山里避居海边陈埭,入明以瞻思丁末字“丁”为姓。《族谱?郾谱序》云:隐伏耕读于其中,远於法而保其家。在惊魂未定之下,立足不廿年因白莲教案株连,四世祖丁善与子妈保俱系南京天牢待决,历十三年冤案始白。再于成化间被诬“撒脱氏之戍”,《族谱?郾雪戍说》云:撒戍之诬,几乎灭族,争讼十八年始白。视此接二连三地政治迫害,丁姓岂敢暴露官宦后裔,遂隐匿家史,虚托“由苏货贾于闽泉”。例如:养静公过听曾钦仁社师引洛阳丁度而祖之,以明不出于回回,其后由一位崇尚名节,不慕荣华之隐士衍夏公,与三世进士,乡贤名宦自申公,不冒他人之祖为己祖,秉游宦智慧,乃将瞻思丁之名隐托于一世祖“丁谨字慎思”,二世祖“嗣”之中,即“瞻思”“慎思”谐音,“嗣”乃“裔”。同时改祖宅为宗祠,特别建造“回”字形体式,又在外环东北角闪弃一角,是毛笔楷书回字的顿笔,更在中堂立匾“百代瞻依”,后厅立匾“绥我思成”,取二匾第三字,合成“瞻思”,加上门额“丁氏宗祠”,即是“瞻思丁”,使后人能知其源,不致数典忘祖也。

    自廿世纪三十年代张玉光阿訇来泉州主持伊斯兰教,发现陈埭丁姓是元代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的后裔。70多年来,经国内外史学界专家、学者数以百人次到陈埭丁姓聚居点调查考察,泉州历史学会、海交馆、和厦门大学历史系,人类学系也先后分别组织调查组考察,前后发表数十篇文章,有的说“赛典赤?瞻思丁之后”,也有说“海上经商来的”。 兹为证实“赛典赤瞻思丁”的后裔,根据《族谱》纪文,云南《赛典赤家谱》(马尚文家藏本),《八闽通志》、《泉州府志》,以及有关回族史册、文集等资料整理六点如下:

    一、《陈江雁沟里丁氏族谱?郾感纪旧闻》,乃十世祖丁衍夏在明嘉靖十五年著文:“从伯父讳博,出所藏毅祖手书(六世)裱褙一幅,纪吾宗由来之系示余。”其起句曰:“由赛典赤瞻思丁回回”。

    二、云南《赛典赤家谱》节录

    鼻祖:穆罕默德。卅一世祖:赛典赤?瞻思丁,其先祖由阿拉伯经布哈拉国而降元,入中华封咸阳王,生五子。卅二世祖:长纳速拉丁、次哈散、三忽举、四苫剌丁兀墨星、五马速忽。卅三卅祖:(纳速拉丁之子)艾卜伯克(阿布别克)元世祖赐名伯颜。乌马儿,别名赛音谔德齐,字世美。

    三、《八闽通志》、《泉州府志》记载:元代泉州设立“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元帅:纳速拉丁,(他带来了诸弟及子、侄任泉州各级长官)《泉州府志?郾元文职官员》计有:纳速拉丁、哈散、忽举、马速忽、艾卜伯克、乌马儿、倒拉沙、木八拉沙、怯烈、马哈谋、马哈麻、马哈只等人。特别乌马儿自至元十四年(1277)至延祐间(1320)年,历任泉州府同治、左丞、泉州市舶司同提举、提举、泉州府达鲁花赤、平海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等职务。

    四、史册记载乌马儿在泉州的政绩。《蒙兀儿史记》载:“乌马儿累官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建泉州兴化两府庙学、置学田、又筑兴化莆田海塘,民颂之。”《回族人物志》276页载:“乌马儿建泉州桥梁凡六所、金鸡、南台、相额、营头、下辇、金溪。”又云:“瞻思丁的后裔终元之世,累代簪缨,父子祖孙游宦所及,多有子孙留居下来,大约在元末明初,采用单一词的汉式姓氏,或以丁为姓。”

    五、杜安沙墓碑。墓碑青花岗岩石镌刻阿拉伯文,经北京大学马坚教授译文:“死者殉教者,赛典赤杜安沙,系赛典赤乌马儿之子,卒于回历七0二年。”由此证实乌马儿在泉州任职期间携带眷属,儿子杜安沙死在他任职期间,葬在泉州。

    六、专家论证。厦门大学历史系庄为玑教授《海上集》592页载:“瞻思丁———纳速拉丁———乌马儿———杜安沙,世系非常分明。”又云:“云南马氏与福建丁氏原是一家,这一点是前人所不知道的”。《泉州伊斯兰教论文选》143页,陆峻岭、何高济教授著文:“赛典赤乌马儿在泉州定居,儿子杜安沙死于他任职期间,葬在泉州。”泉州海交馆著文:“陈埭丁姓的始祖是赛典赤瞻思丁乌马儿的问题解决了。”

    陈埭丁姓回族,信奉伊期斯兰教,因连遭政治迫害,险些灭族,为了生存,适应环境,争取社会地位,必须培育下一代,乃接受汉文化,读书入仕,逐渐放弃伊斯兰教信仰,改善生活环境,连接“四闱十登科,六试七连捷”。

    丁氏宗祠的中堂门口有一楹联“帝有恩言不愧聚书之裔。”相传明天启朝,魏忠贤奸党欲招当时刑部左侍郎丁启濬入伙,丁推却,魏怒欲除之,奏请天启帝赐丁启濬一碗豚肉羹吃。丁手捧肉羹泪垂。魏乘机奏曰“欺君该杀”。帝责丁启濬为何不吃丁奏曰:“祖不食豚,食则背祖,不食欺君,两难。”帝见其坦然,褒曰“不愧聚书之裔。”故郡望“聚书”。

    晋江丁氏历史上人才辈出。明清时期陈埭丁氏进士14名:丁仪、丁自申、丁衍忠、丁日近、丁启濬、丁仕龙、丁钟、丁楠、丁孕甲、丁天禧、丁、丁松、丁莲、丁寿泉。有举人25名,其中有明中叶诗人:丁仪,字文范号汾溪,弘治进士,官四川按察司佥事,善诗,卓然名家;有三世进士:丁自申,明嘉靖己酉科举人,庚戌科联捷进士,任梧州府知府,著《三陵稿》;丁日近,自申子,明万历己卯科举人,己丑科进士,官南京户部江西清吏司主政,著《午亭诗文集》;丁启濬,自申孙,明万历戊子科举人,壬辰科进士,历任刑部左侍郎,署尚书加太子少保,四朝名卿,著《平圃诗集》《平圃文集》。有父子进士:丁天禧,明崇祯己卯科武举人,庚辰科武进士,历任汀漳总兵;丁莲,天禧之子,清康熙癸巳科举人,春秋联捷进士,任兴化府教授,著《易经萃解》。有四闱十登科:明万历十六年戊子科举人:丁衍仁,丁启濬,明天启元年辛酉科举人:丁之典、丁震武;明崇祯六年癸酉科举人:丁仕龙、丁钟、丁绍美;明崇祯十三年庚辰科进士:丁孕甲、丁天禧、丁楠。有六试七联捷:丁自申明嘉靖廿八年己酉科举人、廿九年庚戌科联捷进士;丁衍忠明万历十年壬子科武举人、十一年癸未科联捷武进士。丁仕龙、丁钟,明崇祯六年癸酉科武举人,七年甲戌科联捷武进士;丁天禧,明崇祯十二年己卯科武举人,十三年庚辰科联捷武进士;丁莲,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科举人,秋闱科联捷进士;丁楠,明崇祯十二年己卯科武举人,同年推进士。有六子簪缨:丁启濬有子六:长子:奉直大夫工部虞衡司员外郎;次子:敕授承德郎都院照磨;三子樾:官荫生,都察院照磨;四子:敕授儒林郎广东惠州推官;五子:诰赠朝议大夫,兵部武选司郎中;六子:敕授文林郎,兴化府儒学教授。有爱国将领:丁楠、字世宏,号乔初,明崇祯己卯科武举人,擢进士授广东潮州府西营守备,晋阶怀远将军,明清易代时,聚族人勤王抗清,兵败殉节,赐匾“忠烈”;丁良:字汉侯,少习武从师,清康熙授江西南瑞总兵官,南昌都督佥事,协平“三藩”之乱,为国效力;丁仕龙:又名丁龙,联捷武进士,为民族英雄郑成功主要部将,随征收复台湾。有清初著名诗人:丁炜,字谵汝,号雁水,官湖广按察使,功诗,为清初十大诗人之一,著《问山诗集》、《问山文集》、《紫云词》。有近代军事科学家:丁拱辰,字淑原,号星南,勤学钻研科技,曾涉足东南亚诸岛及阿拉伯等地,鸦片战争时,他以科学报国,振兴中华为己任,著《演砲图说》,为魏源、林则徐所推重,道光帝圣谕:“矢志同仇,留心时务,可嘉之至。”赐六品花翎。后又到广西桂林,铸造大小多种类型大砲106门,并监制滑车绞架,能上下左右运转,发射角度方法准确。再赐五品花翎顶带。著有《演砲图说后编》、《西洋军火图编》、《西洋火轮车火轮船图说》、《荔镜西厢》、《简明指南尺牍》等。

    旅菲丁氏族人募资捐赠飞机支援祖国抗日,1941年国民党政府授予“输财卫国”匾一方。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