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景山其人其事
  作者:陈有芳  浏览:9930  发布时间:2016/2/21


从深山沟里走出的甘景山,凭着自己的人生信念,靠着勤奋和毅力,自強不息,锲而不舍,闯过道道难关,在多种行业和学科上,均有所建树,取得丰硕成果,成为颇具知名度的“八闽之子”。

走出深山

屏南县有个叫溪坪濑、仅有七、八户的小山村,1940年甘景山就出生在这里。他不足三岁就丧母,两个姐姐自小就送人当了童养媳。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十分清苦。为了生存,父子又流落到只有三户人家的深山沟银坑,最后又来到岭里村。为了养活这棵独苗,父亲起早摸黑打零工,无暇顾及他。小景山缺吃少穿,遭人殴打,被狗又撵又咬,受尽苦楚。由于有上顿没下顿,乳名就被叫做“二顿古”。一次他去看庙会,一位好心的大婶,可怜他光着腚,便拿了一条她女孩的红裤子让他穿上,遭到小孩的围观讥笑。还是一位大叔替他解了围,说小孩穿着没关系。一次父亲生病在床,年仅四、五岁的甘景山,出去借米下锅,遇到大雨,差点被山洪冲走。“有钱难买少时穷”。这句无奈而又深具哲理的老话,也在甘景山身上得到印证。他不忘儿时的苦难,牢记乡邻的关照。解放后,当他走入学校,更以加倍的努力,吸取着学识的营养。他小学未毕业就考入屏南初级中学。从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凡遇假期,都去打工挣钱补贴生活,日子过得艰辛而充实。1959年夏,他从屏南一中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成为这个小山村里唯一的大学生。甘景山终于从深山沟里走了出来。

报名援藏

共产党救他出苦海,又栽培他读书,甘景山感激在心,事事走在人先。高中时是团支书,在厦大也是团干。1963年厦门大学毕业后,甘景山被分配到福建省公安厅政治部工作,被作为重点对象培养。他主动到长汀县农村锻炼,回机关没多久,听说西藏平叛后,实行民主改革,需要一大批援藏干部,福建要抽调16名公安干部进藏。西藏远距千山万水,既艰苦又危险。当时有的干部因为拒绝进藏,被开除党籍、撤职。甘景山是独子,家父60多岁,按规定可以不去。但是,满腔热血、报国心切的甘景山,却毅然报名援藏。公安厅政治部为此专门请示了省委组织部,上级尊重他的革命热忱,批准他进藏。

1964年10月21日晚,甘景山踏上了援藏征程。从低海拔的福建沿海,乍然來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面对诸多难关,甘景山响应“边疆为家、长期援藏”的号召,很快在高原上站稳了脚根;克服了天寒地冻、高山缺氧,饮食不适等困难,並攻克藏语藏文关。人们惊奇他很快就能与藏民交谈,又用藏文写信。雪灾中,他深入灾区,组织藏民,抗灾保畜。他在全村参与叛乱过的村子夜宿,不是有人报信,就差点遇害。1966年1月,他下乡到海拔5000余米的藏北大雪原,在零下40多度的低温,吃着霉变的糌粑,衣裤、头发长满虱子,整个冬天没有洗过一次澡,吃过一口青菜;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染上了黄胆性肝炎。病了将近一月,他还浑然不知,到处忙着工作,调查牛羊疾病。某日,区里来了一位懂医理的干部,他着急地催甘景山赶快去住院,那干部大声喝道:“要死人的!”次日,甘景山才由人护送,离开色雄乡,到那曲医院,以后又转到拉萨人民医院治疗。刚离开藏北不久,便传来那里发生局部叛乱的消息,几个医生惨遭活埋。几番生死经历,甘景山仍然活了下来。甘景山热情好学,头脑敏锐,在困难的环境下,笔耕不辍。他搜集西藏风土人情,记述生活经历,还写了大量新闻稿件,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经常播发他寄自牧区抗雪保畜等报道。

如同全国各地一样,他在西藏也经历了文革的动乱。所幸的是,他因“祸”得“福”,由于住院治疗,他未卷入派斗,两派对他均有好感。出院后,还被军管会指定为学习班里的“学习组长”,秉性正直的甘景山,利用这个“职位”,通风报信,传递纸条,很为“走资派”、“当权派”做了不少好事。以后,他又调到西藏军区101工程指挥部的一个下属单位。转眼一十二个春秋过去了,在闽的高龄老父缺乏照料,成家后的两地分居,他又疾病缠身,上级动了恻隐之心。1978年2月28日,甘景山终于调回了福建。

令人难以致信的是,厚道的甘景山,竟不会利用这进藏十二年的少有机遇,为自己捞个一官半职,得些实惠;进藏时是一名科员,出藏时仍是一名科员。甘景山思想活跃,多才多艺,点子又多,许多熟人为他抱不平。时下,援藏人员在提升、晋级、分房等待遇上,均有优惠,与之相较,甘景山确实是吃大亏了。但是,心胸坦荡的甘景山,却泰然处之,他有他的人生视角。他认为,“劳其筋骨”才能“苦其身志。”在与笔者交谈中,他说,进藏是他人生历程的一大收获,增加了许多见识,明确了不少哲理,经受了考验,坚定了人生准则。他的行动也证明了他的肺腑之言。他淡泊名利,不在乎职务的升迁,一心做些实事,无愧我心。西藏有许多令人震惊的奥秘,加上跌宕起伏的进藏经历,回闽后,甘景山文思连涌,难以平静,接连出了好几本有关西藏的书。如《我在西藏十二年》、《西行草》、《小飞马》等,留下了他对西藏这块奇异古地的深情怀念,解读了风云激荡的进藏生活,也令读者从中受到许多教益。

法制战士

甘景山出手快,文笔生动。回单位后,领导就叫他到《福建公安》当编辑兼记者。不少比他迟参加工作的同志,当上了科长、处长,甚至厅长,尽管他连个副科长也不是,却依然干劲十足,东跑西奔,采访编稿,深夜加班,也做出了成绩。当然,也有识才的地方。省委党校要调他去当写作讲师,福建师大也要他去方言研究所工作,但均为单位所拒绝,说是自己单位“也要用”。由于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报道,甘景山又被省委政法委看中了。1984年5月,一纸调令,甘景山来到中央政法委机关报《中国法制报》福建记者站。终于,他如鱼得水,在法制战线上展了一番身手。

经过十年浩劫,甘景山深感社会对法制的强烈呼声。历经坎坷,为人正直的甘景山发现,这里是他可以申展抱负的所在。“这傢伙能量真大,一个人能调出这样的局面;从领导到通讯员、服务人员,积极性都被他调动起来,有能忍。”甘景山到记者站不久,就得到了这样的评论。他利用当地政府的支持,发展、培训通讯员队伍,把法制宣传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很快打开局面。某县一村姑遭奸致死,现场勘查提取物竟蹊跷地“失踪”了。死者的母亲、姐姐上诉了15年仍无下文。其姐发誓,不为妹妹申冤雪耻,这一辈子不嫁了。母女又一次来到省城上诉,生活陷入困境,流落福州街头;古道热肠的甘景山资助了她俩,又给某公安处去信,指出其中的问题,引起当地重视,不但督促破了案,受害者的亲属生活还得到安排。一次,他在厦门车站见到巴士司机强行拉客,殴打旅客,立即写了《厦门站前“强盗”拉客》一稿,在《法制日报》予以曝光,使得厦门巴士强行拉客、宰客、甩客,群众敢怒不敢言、多年难得解决的问题,得到制止,促进了当地文明城建设。甘景山听说鸳鸯溪自然保护区遭到破坏,立即赶到现场采访,连续写了几篇报道,向社会发出爱鸟呼吁,引起有关部门注意,采取了措施,自然保护区及时得到保护。福建有40多个劳改劳场,多在穷乡僻壤,经过长期经营,改变了面貌,但往往又使当地农民和政府部门眼红起来;于是,挤、赶劳改农场,冲击劳改机关的事件时有发生,有关部门反映了几年未得到解决。甘景山从法律角度指出,劳改部门是国家专政机关,冲击劳改农场是违犯国务院有关规定的行为。他撰写的有关内参,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内参从中央传到省里。不久,省人大就通过有关保护劳改单位的决定。劳改单位的合法权益终于得到维护,从此不再发生挤、赶劳改农场的事了。

甘景山主持公道,仗义执言,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他不但撰写发表了大量有关法制的文稿,还通过话剧、影视等形式来宣传法制,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法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数十篇作品获奖,有的作品被选为中学、大学教材或课外读物。法制影视也在各省电视台和中央台播出。到法制岗位不久,他就被评为《法制日报》高级记者,任驻福建记者站站长。有个单位要他去任副厅长;甘景山考虑到自身为人处事的性格特点,认为自己还是书生笔耕比较适宜,就予以婉言谢绝了。

两岸情怀

清代名将甘国宝,1709年出生在屏南县小梨洋村。一生戍马,文武兼备,关爱百姓,声誉很高。乾隆年间,曾二度赴台任总兵,为保卫祖国东南海疆安定,做出卓越贡献,其传奇故事为闽台两地民众广为传颂。甘景山应邀参加台湾第32届金马奖,了解到甘国宝在台湾家喻户晓,而在福建老家却没有引起重视,他便以发起人的身份,多次写报告给各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得到当时习近平省长的支持,于2003年8月成立了“甘国宝研究会”。

为宣传甘国宝,促进新时期两岸交往,甘景山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跑厦门、泉州、古田、屏南等甘国宝曾经活动过的许多地方采访、做组织工作,编辑出版了《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在他积极影响和推动下,许多部门都重视起来,除了掀起宣传热潮,还落实了甘国宝故居等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屏南县甘棠乡甘氏乡亲成立了甘国宝文化保护理事会,多方筹资修复了甘国宝故居及其祖墓,并连续两届举办甘国宝武术文化节。甘国宝祖籍地际下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投资近百万元,铺设村路,修缮宗祠,搭建仿古风雨长廊、保护古民居,打造甘国宝文化旅游品牌。邀请台湾文化界、史学界人士参加,通报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两岸甘国宝研究会多次互动互访,实地考察,搜集史料,并获得部分珍贵历史资料;尤其是矫正了不实之说。如甘国宝习文练武,能指画,武进士出身,靠科举进官,没有补鞋经历,更无赌博劣行;但是,当时一文人与甘国宝后人不合,便编造了许多歪曲、污蔑甘国宝的故事,使谬误流传。

甘景山并不以此为满足,在他多方筹备下,亲自跑腿和写信约稿,征集台湾(包括台湾政要连战、王金平)、北京、福建各地书画家作品,2007年12月,甘国宝研究会和屏南县政府又联合举办了“纪念甘国宝赴台240周年书画展”,先后在福州、宁德、屏南三地巡回展出,20多家新闻媒体作了报道,得到福建和台湾各界人士的好评。展后,甘景山又主编出了书画专辑,印发各界。有关部门还制作了福州方言配音的《评话甘国宝》动漫作品,登上荧屏。通过大力宣传甘国宝文化遗传,扩大影响,激起台湾甘氏后裔的寻根热情。甘景山的两岸情怀,增进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友谊,促进了交往。

书 法 殿 堂

少时某日,其父为陈老师插秧,那天恰逢下雨,无法带小景山。好心的陈老师,就让小景山坐在教室后面,并送他一支旧毛笔和几张写过的纸。他没钱买钢笔或铅笔,就用这支旧毛笔从小学写到初中;谁知自此竟与毛笔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逐渐步入书法殿堂。但真正作为一门学问来追求,还是近几年的事。古人云,工夫在诗外,甘景山有学一门钻一门的劲头,他除了参加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进行书法活动外,还参加中国、福建楹联和诗词学会的活动,技艺得到不断提高。甘景山书法作品获2004年全国普法办、司法部共同举办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书画大赛特别奖”和中国文联、国家文物局等联合举办的书法展“优秀奖”以及有关省、市政府及部门举办的书法展获“金奖”、“银奖” 、“优秀奖”等。书法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书法报》、《文化生活报》、《法制今报》及“福建电视台”做过专题或专版介绍。出版书法作品单人集:《甘景山书法作品集》(启功题)等。甘景山书法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珍品选》(沈鹏题)、《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华万岁书画金石家大辞典》、《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画大展赛精品集》、《澳门回归祖国大型书画集》、《书画长卷精品画册》、《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书画精品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书画精品宝典》、《促进中国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书画长卷精品画册》等。

甘景山利用书法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例如,他将10余副作品义卖所得6千余元当场捐给慈善机构,参加福建省百名书法家迎奥运及汶川地震赈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书法展;福建省楹联学会首届“自撰联书法展”;参加纪念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诞辰,香港、澳门回归,孔子诞辰2550年,共和国将军(特邀)等全国书画展;参加闽台宗教界联合举办的“书法展”。许多人要他作书,他有求必应,书法散藏各地。

甘景山书法所追求的是古拙内蕴,虽然遍临过篆、隶、魏碑等古今不少名帖,但他最后专注爨宝子、张迁碑、章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得到书法家前辈及同道的指导、肯定,最终形成挥洒自如、功力深厚的风格特点。高级编审、著名书法家黄学文评介甘景山书法说:其“书法兼涉诸体,尤钟章草,用笔粗豪雄放,恣肆不羁,有乃祖清代名将兼指画家甘国宝大将之遗风。夫章草者,隶之草写也。甘氏谨遵成法,字里行间可见草情隶韵,虽连笔不连字,但上下气贯意连,活泼灵动,且将现代审美情趣融入其间,传统与前卫兼而有之。正是:书途千里路,老骥勤奔驰。”

八闽之子

天道酬勤,成果累累。甘景山虽已退休,却仍然是个大忙人。他红润的脸色,快捷的步伐,使人感受到他开阔的心胸和充沛的精力。他勤于思索,写作不断,令人称奇的是,他涉猎面很广,从他出版的20多种书籍看,他不但写通讯报道、报告文学、学术专著,还写散文诗、散文、游记、小说、诗歌、历史故事,话剧、电视剧,甚至还有书法专集问世。散见于《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福建日报》、《福州晚报》、《人民公安》、《警坛风云》等数十种报刊的各类体裁的文稿达数百万字。《我在西藏十二年》、《法制新闻写作纵横谈》等书籍,都引起较好的反响。他有许多文稿获奖。他的书法作品、楹联流传各地;最近,他又在筹备举办自己的书法展。《西行草》散文诗一书出版时,省文联主席郭风在序中写道:“翻阅这部散文诗,使我在节日里时或感受到我个人某种期望得到实现爱的喜悦,又时或在诗的笔致;看见这个世界里特有的自然景象、民情和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近年来,评价甘景山及其作品的书籍和文章也不断出现。如彭嘉东撰写的甘景山传记故事集《根苦叶茂》、《中外电视月刊》登载凌实对甘景山电视剧创作的评价等等。福建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联合会会员等等,甘景山还有许多社会兼职。此外,《中国人物志》、《中国专家大辞典》、《福建文艺家辞典》等十多种人物志书,都刊有甘景山的辞条。2008年,甘景山被列为《八闽之子》专题报道,联播两个晚上,引起社会反响。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个人是否可敬不在于他的出身,而在于他的品格是否可贵。在纷繁世象中,几十年间,甘景山能夠把握自己,不为利彔所左右,端正人生航向,爱国爱民,在法制、文学、书法等方面多有建树,产生影响,有益社会,殊属不易。我虽未与他共事过,但同居一小区,常一起散步谈心,又读了他的十几本著作,看了他的不少书法作品和有关文章,感受颇深,遂写出这篇稿子。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